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升温,国际国内铜价持续振荡上行,特别是沪铜逼近了近三个月以来的振荡区间上沿,即56500元一线,形势一片大好。但从铜基本面上来看,宏观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国铜需求前景暗淡,或将成为铜价上行的阻力。笔者认为,在需求低迷与刺激政策预期的博弈下,铜价难以走出当前的振荡格局。
一、经济低迷,刺激政策预期升温
1、美国经济出现好转迹象,QE3预期升温从8月份公布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好转的迹象。首先是月初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摆脱了二季度以来的低迷状况,7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大增了16.3万人,远超预期,尽管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至8.3%,但仍显示出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改善的迹象。
此后数据显示,美国7月的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8%,也远超预期,而房地产市场缓慢好转的态势延续,房地产各项指标均出现企稳反弹的迹象。同时,美国7月制造业PMI从6月的回升至49.8,同期服务业PMI也从52.1增长至52.6,显示经济状况有所回升。
预期意外升温: 8月22日公布的7月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许多委员认为除非近期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速度正持续、显著加快,否则美联储可能需要很快推出更多宽松货币政策,意味着美联储内部越来越多人支持放松政策。而8月底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的改革进程过于缓慢,美联储将在必要时提供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但其警告要注意风险。他指出,非传统政策的成本似乎可控,若经济允许,不应排除进一步政策的可能。美联储推出QE3的预期重新升温,美元指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跌。
2、欧债危机持续,欧央行购债渐行渐近欧洲经济仍然饱受债务问题的拖累。欧洲债务危机及各国财政紧缩政策对欧洲经济增长拖累作用显现。欧元区失业率连创新高,目前已经超过11%,达到了11.20%,其中法国的失业率也在上升到了10.10%。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更是已经上升到了20%多。同时,PMI 指标及OECD 领先指标都预示欧洲经济积重难返,指标下行趋势延续。且二季度欧元区的GDP 仍然陷入衰退,第二季度季调后GDP 初值季率萎缩0.2%,年率萎缩0.4%。德国和法国GDP 增长优于欧元区,其中,德国第二季度经季调后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季率上升0.3%,法国初值季度持平。但德国进出口数据低迷显示欧债危机对核心国的影响逐步显现。
欧央行重启购债如箭在弦,渐行渐近。西班牙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的高位,高居不下,西班牙申请1000 亿银行业救助资金,仍未缓解市场担忧情绪,已经被逼到寻求救助的边缘。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吉抛出重启购债计划,以控制债务国收益率。多位央行委会表态支持,西班牙也在大声呼吁,甚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达了对德拉吉意竭力救市的支持,但德国央行仍竭力反对。救助政策刺激了市场情绪,投资者对重启购债充满了期待。
3、10 月份成为欧央行是否采取行动的关键时机。其中,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将于9 月日宣布对德国是否加入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以及财政公约做出裁决结果。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周一表示,其相信德国宪法法院将不会为欧盟财政协定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实行添置障碍。
总体而言,欧洲货币政策前景仍宽松。欧洲央行在8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并没有对基准利率做出调整。预计在下一次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有可能进一步调降利率,以刺激商业银行贷款。同时,欧洲央行很可能通过发放LTRO3和购债来推行量化宽松政策。
4、中国经济拐点迟迟未现,刺激政策预期不断升温最近公布的中国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拐点仍未到来。数据显示,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上涨20.4%,与1-6月的增速持平,但逊于市场预期。零售额增速也有所放缓,7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3.1%,创下2011年3月以来的17个月新低。海关总署公布的7月份外贸数据也表现低迷,7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仅增1%,为6个月来的新低,进口增长4.7%。汇丰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终值降至47.6,创下41个月以来最低水准,并略低于预览值47.8。中国政府公布8月官方降至49.2的9个月低点,为连续第四个月下滑,目前明显限于收缩区间内。
经济数据的低迷令市场对经济拐点何时出现充满疑问,同时也令中国持续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上升,市场机构普遍预期我国将采用调准或降息等刺激政策。
8月24日至25日,温家宝总理在对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调研时指出,下半年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稳增长的难度仍较大。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条件。
总结:整体来看,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但复苏并不稳固;欧元区债务问题短期内恐难以扭转,经济复苏更是难以实现;最大的铜需求国-中国的经济的拐点又迟迟未现。因此,接下来,关于美联储的QE3、欧央行的购债以及中国的刺激政策与全球经济增长疲弱的博弈仍将持续。
二、需求不振成为铜价上行阻力
1、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环比回落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较上月环比回落1.06%至72.48万吨,主要因为精炼铜产量的下滑。其中,7月份中国精炼铜产量环比下滑6.76%至48.3万吨,精炼铜净进口环比上升12.68%至24.18万吨。 进出口方面,除精炼铜进口有所回升外,7月份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吨,环比回升5.94%。7月废铜进口43万吨,环比大幅回升16.22%。在经历了连续较高的进口数据后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铜进口仍然维持高位,据了解,部分原因在于贸易商的长单因素,另外,进口比价的回升也使得进口数量在7月份有所回升。
8月我国精炼铜进口平均亏损1460元/吨,与7月份几乎持平,仍属于近年来贸易条件较好的时期。最近三个月中国铜进口贸易条件出现大幅好转,但进口量并无惊喜,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第一,5月份中国铜被软逼仓期间,据报道地方政府加工贸易3%税收被取消,有利于内外价差缩小;第二,银行收紧融资铜信用证的开立;第三,受中国经济下滑,铜贸易融资需求本身有所萎缩。
受7-8月传统需求淡季影响,另保税库铜库存据称仍有近60万吨,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月铜到岸升水略有下滑,从70美元/吨降至60美元/吨,四、技术分析与行情展望进入9月份乃至年末,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理想,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拐点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遏制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铜需求前景依然偏淡。不过,伴随着经济减速的是各国政府及央行的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特别是中国、美国以及欧元区通胀压力的舒缓,打开了货币政策的空间。刺激政策将无疑激活铜的金融属性,推动铜价反弹。总体上,我们认为铜价振荡格局仍将持续。
地址: 天津北辰区北辰道23号
邮编: 300400
联系人: 秦经理
电话: 022-26917376
传真: 022-60777931
手机: 15022661675
邮箱: 15022661675@163.com
Copyright ©2004-2020 铜排,天津铜排,镀锡铜排,天津镀锡铜排,紫铜排,天津紫铜排,配电箱铜排,铜母排,铜管,毛细铜管,铜棒www.tjzxg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天津北辰区北辰道23号 邮编: 300400 联系人: 秦经理
电话: 022-26917376 传真: 022-60777931 手机: 15022661675